首页> 招标查询> 招标详情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信息来源: ******[查看]
|地区:广东
|类型:采购公告
基本信息
信息类型:采购公告
区域:广东
源发布时间:2025-07-03
*符合收录标准*
正文附件下载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7月 3日至2025年7月9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span><\/p>

联系地址:阳江市江城区建设路208号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29500<\/span><\/p>

联系电话:(0662)******<\/span><\/p>

传真:(0662)******<\/span><\/p>

听证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span><\/p>

项目名称<\/span><\/p><\/td>

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span><\/p><\/td><\/tr>

建设单位<\/span><\/p><\/td>

******有限公司<\/span><\/p><\/td><\/tr>

建设地点<\/span><\/p><\/td>

项目位于阳江市阳东区南侧海域<\/span><\/p><\/td><\/tr>

环评机构<\/span><\/p><\/td>

******有限公司<\/span><\/p><\/td><\/tr>

项目概况<\/span><\/p><\/td>

   项目位于阳江市阳东区南侧海域,海缆登陆点位于阳东大沟镇三丫村河口东岸,海上补偿站位于水深约30.9m的海域,海上升压站位于水深约47.8m的海域,距离登陆点直线距离约84km,与海陵岛最小距离约66km。陆上集控中心按照1000MW规划容量设计,用地面积为3.41hm2。项目申请总用海面积为 441.9822公顷,其中:①海上升压站透水构筑物用海面积为0.5909公顷;②海上补偿站透水构筑物用海面积为0.4971公顷;③海底电缆管道用海面积440.8942公顷。<\/span><\/p>

本项目以2022年广东省政府批复海岸线为分界线,向海一侧的海上工程为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1座±500kV 海上升压站(升压站平台尺寸为62m×52.1m),1座中间补偿站(补偿站平台尺寸为55m×46.3m),500kV送出海底电缆单回长度为9************有限公司主导开发建设,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陆上集控中心用地面积为3.41hm2,其中围墙内用地面积为2.69hm2,集控中心按功能划分为办公区和生产区两部分。<\/span><\/p>

   项目总投资1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526万元。<\/span><\/p><\/td><\/tr>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1、项目严格限制工程方的施工区域和用海范围,在划定的施工作业海域范围,避免任意扩大施工范围,桩基基础施工、海缆敷设及登陆段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和程序;施工期安排尽量避开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季节和保护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减少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的影响;严格限制施工区域,桩基沉桩及海缆敷设施工时,控制作业面(带)宽度,根据桩基尺寸及电缆沟设计沟槽宽度选择合理埋设犁等设备的尺寸,减少超挖量及工作面,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span><\/p>

   2、项目进行施工作业时应该采用先进的设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施工前应结合项目周边及项目自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整体进度计划,制定好施工主要节点流程图,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保证施工进度和控制施工强度,避免重复施工增加悬浮泥沙量;深水区海缆敷设时,采用专用铺缆船,施工时需根据海缆路由底质详勘报告确定各区段具体的海缆埋深和沟槽宽度,控制高压水强度,减少超挖量,同时控制船舶航速,减少悬浮泥沙的产生;对施工船舶施工期间产生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运至岸上,委托有接收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置,禁止直接向海域排放舱底含油污水、船舶垃圾、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等;导管架灌浆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根据灌浆方案确定灌浆量,发现砂浆泄漏后及时停止灌注,并对泄漏处进行有效封堵;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与养护,杜绝石油类物质泄漏,避免对海水造成污染。陆域施工废水经场内沉淀池设施拦截沉淀,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汽车清洗等,不外排入水体及市政污水管网。<\/span><\/p>

   3、施工船舶、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会产生燃油废气,采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船舶机械和运输车辆,以降低其排放浓度;减少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建筑材料的堆场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措施;施工场地、道路晴天定时洒水和清扫,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保持************居民区集中区域应尽量减速缓行;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施工期废气污染物排放要严格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要求。<\/span><\/p>

   4、施工期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场所,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span><\/p>

   5、施工前期扫海清障有废弃沉船、渔具以及其他有碍施工的废弃物产生,收集上岸后交专业公司回收处理;海上升压站和海上中间补偿站安装过程中生产垃圾收集上岸后交专业公司回收处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船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送岸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统一处理;海上升压站和海上中间补偿站清孔产生的废弃泥浆收集上岸后运至废弃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理;陆域施工******人民政府统一处置。<\/span><\/p>

   6、施工过程中须密切注意施工区及其周边海域的水质变化;如发现因本工程施工引起水质变化而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应立即停止施工,等水质恢复后方可施工;建设单位应做好施工前的宣传教育活动,遇有大型鱼类或保护动物进入施工海域时应停止施工,待这些保护生物离开工程海域后再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根据“三场一通道”资料,保护期为3月~7月,建议海缆敷设时间避开保护期;制定珍稀生物应急救护预案,如在施工时发现受伤、搁浅或误入施工区而被困的珍稀生物(如中华白海豚、海龟等),应当及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报告相关管理机构处理;工程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指导设计、施工、环境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把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施工期对项目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跟踪监测,掌握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调控措施。<\/span><\/p>

   7、运行期陆上集控中心、500kV海上升压站、海上补偿站、海底电缆,应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频率为 0.05kHz 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制值要求,即电场强度 4000V\/m、磁感应强度 100μT。<\/span><\/p>

   8、海上检修人员生活污水拟经运维船上的生活污水收集设施收集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入海;运维船舶含油污水上岸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海上升压站和补偿站检修含油污水收集后随检修船回收至岸上交由有能力处理的单位处理,禁止排海;陆上集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经陆上集控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指标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的要求后,回用于陆上集控中心的绿化和道路浇灌以及周边林地浇灌。<\/span><\/p>

   9、运行期运维船舶会产生燃油废气,采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运维船舶,以降低其排放浓度;海上升压站和海上中间补偿站厨房油烟经集气罩收集后经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厨房顶部专用烟道排放,外排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相关要求;海上升压站和海上中间补偿站柴油发电机尾气拟由排气筒引至所在建筑物楼顶排放,备用发电机燃烧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表 2 中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10、运行期在GIS设备、降压变、电抗器等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优化各层电气设备分区、摆放,室内墙体隔声。<\/span><\/p>

   11、运营期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由维护船舶直接带回岸上处理,其中生活垃圾统一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废油桶、废蓄电池、废变压器、废含油抹布及手套)分类收集后到岸交由专业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可回收的五金杂件等外卖资源回收。<\/span><\/p>

   12、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制定项目对生态资源损失的生态补偿方案,本项目按照“损失多少,补偿多少”的生态补偿原则,对工程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予以补偿。<\/span><\/p>

   13、建设单位首先应树立环境风险意识,并在管理过程当中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在实际工作与管理过程当中落实环境风险防患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

   14、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认真执行环保措施“三同时”制度,力争将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span><\/p>

1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外界的影响。<\/span><\/p><\/td><\/tr>

公众参与<\/span><\/p>

说明<\/span><\/p><\/td>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该项目评价工作已进行公众参与。<\/span><\/p><\/td><\/tr><\/tbody><\/table>

<\/p>

查看信息来源网站
快照:2025-07-03
收藏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招标文件下载 x
绑定手机号码
10秒快速绑定,找项目快人一步
公司名称:*
姓名:*
关键词:
手机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已发送(60s)
评标专家会员
商机会员
企业大数据会员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抱歉,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立即提升会员等级